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患者基本信息
报告单开头一般列出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相关检查日期。
2.病理标本来源
明确标注标本的取材部位,例如躯干、四肢或腹膜后等,并说明是否为手术切除、穿刺活检或其他方式采集。
3.大体描述
对肿瘤的外观进行描述,包括大小、形状、颜色、质地以及是否存在坏死、出血等特点。例如,“标本尺寸为5.2cm×4.8cm×3.1cm,呈灰白色,部分区域伴出血和坏死”。
4.显微镜下诊断
显微镜观察下可能见到高度异型性的细胞、异常核分裂象及多形性。这些特点是区分良性脂肪瘤与去分化脂肪肿瘤的重要依据。报告中可能提到“脂肪母细胞增生明显,与纤维母细胞样成分混杂,局部可见新生血管形成”。
5.免疫组化结果
去分化脂肪肿瘤常需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确诊。报告单中可能包括如下标记物:
MDM2:阳性
CDK4:阳性
S-100蛋白:可能部分阳性或阴性
Ki-67指数:提示增殖活跃程度,通常较高
6.分子病理学检测
如果进行了分子病理学检测,报告中可能提到MDM2或CDK4基因扩增,这对确诊有重要意义。
7.病理诊断结论
报告的最后部分会明确提示病理诊断,如“去分化脂肪肉瘤”,并注明肿瘤分级(如FNCLCC分级)和是否存在脉管、神经侵犯。
8.医生建议
通常会建议结合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及进一步的临床治疗计划,例如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阅读报告时应注意关键指标,如免疫组化的结果和是否有基因扩增,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