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选择不当:每个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如果所选的降压药不适合患者,可能导致效果不佳。根据研究,大约30%的人在初次用药时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2.剂量不足:某些情况下,最初开的药物剂量可能不足以有效控制血压。临床数据显示,有20%-25%的患者需要增加药物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
3.用药依从性差:一些患者可能未按医嘱定期服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调查显示,约50%的慢性病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问题。
4.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不当(如高盐摄入)、缺乏运动、肥胖、酗酒和吸烟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生活方式管理是血压控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5.继发性高血压:某些疾病,如肾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控制血压。
6.白大衣高血压:一些患者在医疗环境下测量血压时会出现暂时升高的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血压可能正常。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误判。
7.身体耐药性:长期使用某种降压药物可能导致身体产生耐受性,使药效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血压仍高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此类问题通常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