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调整: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如果药物剂量过高或类型不合适,可能导致血压降低至正常范围以下。
新增或更换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压。例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引起低血压。
2.生活方式改变:
改变饮食习惯,如减少钠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血压。
增加运动量,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减肥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每减轻1公斤体重,大约可使收缩压下降1毫米汞柱。
3.健康状况变化:
血管弹性改善:长期控制血压后,动脉硬化减轻,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水平。
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引起低血压。
脱水或出血:脱水或内部出血也可能导致血压骤降。
4.其他因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弱,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较大。
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心理状态对血压的影响较大,精神放松可能使血压下降。
定期监测血压、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管理血压的重要手段。如血压变化异常,应尽快咨询医生以明确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