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内有大量细菌,其中的平衡对于正常消化吸收至关重要。使用抗生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衡,从而引起腹泻。研究表明,菌群失衡是多数慢性腹泻患者的共同特征。
2.饮食因素:摄入过多脂肪、糖分、乳制品或者高纤维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引发拉稀。部分人对某些食物,如乳糖不耐受者,对乳制品消化不良,会导致便便稀软。
3.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是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肠道感染常伴随腹痛、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数亿人次因感染性腹泻就医。
4.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的特征是肠道黏膜长期炎症,导致大便不成形。约占成人腹泻病例的20%。
5.应激和心理因素:精神压力过大或焦虑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其症状包括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超过2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经历过此类症状。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降压药、抗抑郁药和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腹泻作为副作用。在服用新药后如出现此症状,应向医生咨询以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注意观察自身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