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定义:
肛萎:主要指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导致肛门无法正常扩张或收缩。
肛瘘:多由感染或损伤引起,是一种不正常的瘘管形成,连接肛管与外部皮肤。
2.症状:
肛萎:可能导致排便困难、肛门狭窄感以及肛门周围的疼痛。
肛瘘:常见症状包括肛门周围持续性疼痛、流脓、红肿,并可能伴有发热。
3.病因:
肛萎:多与长期便秘、炎症性肠病或者手术后遗症有关。
肛瘘:通常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裂不愈合形成,也可能与克罗恩病有关。
4.诊断:
肛萎:一般通过肛门指检、肛管测压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肛瘘:通过体格检查、超声、MRI等方式确认瘘管的存在及走行。
5.治疗:
肛萎:治疗包括药物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或手术改善括约肌功能。
肛瘘:通常需要手术切开瘘管以促进愈合,可能辅以抗生素治疗。
肛萎和肛瘘均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疗手段确诊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