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在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例如卵巢、输卵管或腹膜。这种异位生长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及环境影响有关。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内分泌紊乱,通常表现为卵巢内多个小囊泡形成,伴随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其发病机制涉及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
2.临床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症状包括慢性骨盆痛、月经不规律和疼痛、性交疼痛及不育。约5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雄激素过多引起的男性化特征如多毛症、痤疮,以及可能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3.诊断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检查、影像学例如超声波检查以及最终的腹腔镜检查确诊。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依据可能包括激素水平检测、卵巢超声检查发现多囊泡样变化,以及体征如月经失调和雄激素过多表现。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症均可导致不孕,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对于治疗和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认识这些差别对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