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表浅性肿瘤:尿路上皮癌在早期多为表浅性,这意味着癌细胞尚未侵入到更深的膀胱肌层。这种情况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较为常见,占所有膀胱癌的70-80%。
2.活检问题:取样时可能只获取了上皮或黏膜下层组织,而没有获得足够深度的肌层组织。切片处理过程中的误差也可能导致肌层未被包括在病理切片中。
3.肿瘤分化特征:有些高级别尿路上皮癌虽然恶性度高,但由于分化特征不同,可能暂时未突破基底膜进入肌层。这类肿瘤具有异质性,生长模式多变。
4.诊断技术:影像学检查或纤维膀胱镜等诊断技术在筛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未能全面评估肿瘤的具体浸润深度。
在治疗和管理尿路上皮癌患者时,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进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肌层浸润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