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结构:摄入的饮食中如果蛋白质和纤维含量较高,可能会增加饱腹感。蛋白质和纤维需要更长时间消化,能够延缓胃排空,进而减少饥饿感。
2.代谢调整: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肥后,可能已开始适应新的能量摄入水平,降低了饥饿激素(如胃饥饿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调节有助于维持体重的平衡,并减少对食物的需求。
3.精神状态: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食欲。如果处于压力较小或情绪稳定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饮食需求下降。如果专注于其他活动或事务,可能会忽略饥饿信号。
4.饮水量: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饥饿感。喝水可以使胃部暂时感到充盈,从而减少对食物的渴望。
5.运动习惯:规律且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并可能改善对饥饿感的控制。长期坚持运动的人群,其基础代谢率和食欲调节可能发生变化。
长期的不饥饿感可能表明身体已经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但也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和健康。保持定期的膳食和足够的水分摄入,同时合理进行身体活动,是支持健康减肥过程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