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出血原因:
胃炎便血通常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胃癌便血则是由于恶性肿瘤侵蚀血管或溃疡形成导致的。其病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如高盐饮食、腌制食品)以及慢性胃炎等。
2.症状表现:
胃炎的便血通常伴随其他胃部不适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出血量一般较少,呈现为黑便或柏油样便。
胃癌的便血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出血,导致大便发黑甚至出现血便。同时,胃癌患者还可能有体重减轻、贫血、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诊断方法:
胃炎的诊断通常通过胃镜检查来观察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并可进行组织活检以检测幽门螺杆菌。
胃癌的诊断需要更为详尽的检查,包括胃镜下组织活检以确定癌细胞的存在,可能还需借助CT扫描、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手段评估癌症的分期和扩散情况。
及时就医和接受专业的医疗建议至关重要,以确保问题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分析便血是否与胃炎或胃癌相关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不应仅凭便血情况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