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血糖水平波动:如果饮食中含有大量精制糖和简单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和下降。这种波动会激发身体产生更多饥饿信号。
2.饮食中的蛋白质和纤维不足:蛋白质和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如果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素,更容易感到饥饿。
3.脱水:身体缺水时,有时会误认为是饥饿。如果没有摄入足够的水分,可能会经常感到饿。
4.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尤其是负责控制饥饿感的激素,如瘦素和胃饥饿素,使人更容易感到饥饿。
5.压力与情绪: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引起对食物的需求,即所谓的情绪性进食。
6.剧烈运动:如果进行大量的运动但没有相应地增加卡路里的摄入,身体出于能量需求可能会更频繁地发出饥饿信号。
7.某些健康状况: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紊乱,都会导致异常的饥饿感。
持续的饥饿感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健康状态。如发现自己总是感到饥饿,并伴随体重变化或其他症状,应考虑咨询医生以排查潜在健康问题。维护均衡的饮食结构、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及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缓解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