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频繁吐血怎么办

2025-05-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病情分析:肝硬化患者频繁吐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由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需要立即就医,以防止失血过多和其他并发症。

1.肝硬化是由于肝脏长期受损导致正常肝组织被瘢痕组织取代,从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统计显示,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慢性肝病,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2.在肝硬化患者中,大约有30%至40%的患者会出现食管静脉曲张,而其中大约30%的患者可能发生破裂出血。

3.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呕血或黑便等症状。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威胁生命。每次出血后再次出血的风险较高,约为60%至70%。

4.治疗上,急诊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镜治疗如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来止血,药物如血管加压素类似物也可用于减少门静脉压力。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另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

5.长期管理方面,需要控制肝硬化的病因,如戒酒、抗病毒治疗等,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静脉曲张情况。使用β-阻断剂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

及时就医是关键,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预防措施和定期监测能够有效降低再出血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