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食物消化吸收缓慢或不均匀:某些类型的食物,如富含纤维或脂肪的餐食,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延迟,从而使得食物中的葡萄糖更晚被吸收到血液中,导致血糖在较长时间后反而升高。
2.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反应迟钝:对于一些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身体可能无法及时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应对进食后的血糖变化,导致血糖水平在初期没有显著升高,但在数小时后因持续吸收而增高。
3.饮食和药物影响:如果饮食中含有较多的高糖、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在初期未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的作用也可能会导致不同时段血糖波动。
4.体力活动减少:如果在饭后短时间内进行了一定的体力活动,但随后久坐或者休息,体内的葡萄糖利用可能减少,导致血糖水平在较长时间后出现升高。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考虑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以避免血糖的较大波动。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医师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此类现象频繁发生,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