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视力检测:
使用标准视力表(如5米处的对数视力表)进行裸眼视力测试。患者需要分别用每只眼睛辨认视力表上的字母、数字或符号,以确定基础视力水平。如果视力低于正常值(如1.0),可能提示存在屈光不正,包括近视或远视。
2.屈光度测量:
(1)自动验光仪:通过设备快速初步测定眼睛的屈光状态,判断是否为近视、远视或散光,同时给出初始数据。
(2)插片试验:使用试镜架和不同度数的镜片,找到矫正视力达到最佳效果的镜片度数,从而精确测定近视或远视的程度。
3.调节能力评估:
对疑似远视患者,需要检查调节功能,即眼睛清晰聚焦的能力。例如,通过正负球镜实验,观察视力在加减不同度数镜片时的变化。如果患者需用更多调节才能看清近物,可能为远视。
4.主觉与客观验光结合:
主觉验光是结合患者主观反馈调整镜片度数,精确校准视力;客观验光则通过例如散瞳验光的方式测量真实屈光度,尤其适用于儿童或怀疑调节紧张的情况。
5.散瞳验光:
使用散瞳药滴眼后放松睫状肌,消除眼睛的调节作用,更准确地检测屈光状态。此方法常用于识别假性近视或远视的真实程度。
6.综合眼健康评估:
检查眼底、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参数,排除其他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如青光眼或白内障。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视功能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