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影响结肠和直肠的内层,引起溃疡和炎症。通常从直肠开始,并可能扩展到整个结肠。
乙状结肠炎则指的是局限于乙状结肠的炎症,属于局部性的炎症表现。
2.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多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有关。
乙状结肠炎可能由感染、缺血、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原因引发。
3.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可能带血)、腹痛、便频、疲劳和体重下降。
乙状结肠炎的症状与具体病因相关,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有时伴随出血。
4.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通过结肠镜检查、组织活检以及影像学检查(如钡餐灌肠)进行诊断。
乙状结肠炎则常通过结肠镜检查鉴别,是以观察乙状结肠局部的炎症变化为主。
5.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结肠。
乙状结肠炎的治疗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调整,例如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而缺血性病变可能需要改善血供。
虽然两者都有炎症表现,但溃疡性结肠炎更为广泛且具慢性特征,而乙状结肠炎多为局部性且与特定诱因相关。准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处理这两种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