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胆汁的产生及功能:胆汁是由肝细胞生成,主要成分包括胆盐、胆固醇和胆红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胆汁应流入小肠而非胃。
2.胆汁反流的原因:通常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手术后改变了胃肠道结构,胆汁可以从十二指肠反流入胃。这种情况会导致胃黏膜长期暴露于胆汁的刺激,造成黏膜损伤和炎症。
3.临床表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反流所含的胆汁可能会影响胃液的酸碱度,使传统治疗手段效果不佳。
4.诊断与治疗:通过内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变化,并通过生化检测确认胆盐存在。治疗方面,通常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胆息息相关,合理调节饮食结构、避免过度饮酒和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可减轻胆汁反流的风险。对于已患病者,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