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维A酸:
作用机制:维A酸通过调节皮肤细胞的生长和脱落来防止毛囊阻塞,从而减少痤疮的形成。
效果:研究表明,维A酸对轻度至中度痤疮具有良好的疗效,使用4到6周后能显著改善病情。
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干燥、红肿和脱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灼烧感或瘙痒。初次使用时建议逐步适应,以减轻不适。
使用限制: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因为维A酸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阿达帕林:
作用机制:阿达帕林是第三代维甲酸类药物,通过调节角化过程减少毛孔堵塞,同时具有抗炎作用。
效果:阿达帕林对轻度至中度痤疮的治疗效果与维A酸相似,通常在使用8到12周后可见显著改善。
副作用:相较于维A酸,阿达帕林的刺激性较低,皮肤干燥、红肿及脱皮等副作用较轻。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皮肤刺痛或发红。
使用限制:尽管阿达帕林的安全性较高,但孕妇仍应慎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依从性和耐受性是选择药物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皮肤较为敏感或首次使用维甲酸类药物的患者,阿达帕林可能更合适。而维A酸则可能更适用于已经适应此类药物且需要更强疗效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