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疾病分类》中明确将躁狂症列入精神和行为障碍。它通常出现在双相情感障碍Ⅰ型中,是该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具体来说,躁狂发作时患者会经历异常持久的情绪高涨或易怒,并伴随其他症状。
2.躁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持续至少一周的异常兴奋、高涨或易怒的情绪;第二,同时存在精力显著增加、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夸大自我评价或冒险行为增多等表现;第三,这些症状足以导致显著的社会或职业功能下降,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3.研究显示,躁狂症的发生率在普通人群中为0.6%至1%,但其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有家族史者风险更高。大脑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异常,也被认为是潜在原因。
4.治疗方面,躁狂症通常依赖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相结合。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干预则侧重于情绪管理和生活规律的建立,以减少复发风险。
躁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需要及早识别和规范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