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激素水平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而褪黑素是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重要激素。在50岁左右,这种减少可能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下降。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还会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进一步干扰睡眠。
2.慢性疾病影响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这些疾病可能直接导致身体不适,例如疼痛、心悸等,干扰正常睡眠。同时,与这些疾病相关的药物也可能引起失眠作为副作用。
3.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
中年时期可能面临来自工作、家庭或自身健康的压力,容易诱发焦虑或抑郁情绪。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深度和时长。过于担心第二天的状态或对失眠的恐惧本身,也会形成恶性循环。
4.睡眠环境或习惯问题
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如睡前玩手机、饮用咖啡因或酒精类饮品、卧室环境太亮或过于嘈杂,也可能成为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中老年时期,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这些因素对睡眠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
5.其他睡眠障碍
随着年龄增长,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睡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夜间频繁醒来或浅睡眠时间延长,进一步加剧失眠的困扰。
建议通过调整作息规律、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不良饮食习惯,以及控制慢性疾病来改善睡眠。如果长期失眠并伴有明显的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