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可用于短期快速缓解焦虑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γ-氨基丁酸功能来减轻过度活跃的神经活动。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周,以避免依赖性和戒断反应。
布斯庇酮是一种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对慢性焦虑症状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一般需2-4周。
2.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常用于广泛性焦虑或伴随抑郁症状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情绪状态。
其他类别的抗抑郁药物,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也对焦虑和相关症状有效。
3.辅助治疗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帮助缓解与焦虑相关的自主神经症状,例如心悸和震颤。
抗组胺药(如羟嗪)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改善睡眠或减轻轻度焦虑。
在药物治疗之外,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适量运动也对缓解焦虑和胡思乱想有显著帮助。同时,应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导致撤药反应或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