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周期变化
人体在睡眠中会经历多个睡眠阶段,包括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快速眼动期与梦境关系密切。若这一阶段比例增加,比如因熬夜、睡眠不规律等因素,会导致多梦频繁发生。
2.心理压力与情绪波动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状态,会引发大脑活动异常活跃。精神上的紧张可能使人在睡眠时不断经历下意识处理,增加梦境数量。
3.饮食与药物影响
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会干扰正常睡眠结构。一些治疗高血压、抑郁症或其他疾病的药物可能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导致多梦。
4.疾病因素
某些身体状况,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全身性疾病,或者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可能通过影响大脑活动间接引起多梦。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可导致反复觉醒,增加对梦境的记忆。
5.环境因素
外界噪声、光线或卧具舒适度欠佳,均可能降低深睡眠质量,使浅睡眠阶段延长,从而造成多梦。
6.年龄与荷尔蒙变化
青少年及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快速眼动期时间比例较高,因此更容易多梦。而女性在经期、怀孕或更年期等荷尔蒙波动期间,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改善多梦需从调整生活方式和缓解心理压力入手,同时避免刺激性物质摄入。如多梦伴有明显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