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时间:
建立规律的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在内,形成生物钟。
避免白天长时间小睡:午睡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内,且不要超过下午3点。
晚间避免过度兴奋:晚饭后减少剧烈运动,避免观看刺激性内容。
2.改善生活习惯:
减少含咖啡因饮品摄入:咖啡、茶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避免在下午或晚间饮用。
杜绝吸烟和饮酒:尼古丁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深度睡眠;酒精虽然可能使人快速入睡,但会干扰睡眠结构。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睡前两小时内避免锻炼。
3.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舒适: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音设备。
降低室温:研究表明,人体更容易在较凉爽的环境中入睡,推荐温度为16-20摄氏度。
避免电子屏幕蓝光: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平板或电脑,可选择阅读纸质书籍。
4.培养睡前放松习惯:
使用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训练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这些方法可降低心率和压力水平。
温水泡脚或热水澡: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身体迅速进入放松状态。
撰写日记:将焦虑和担忧记录下来,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5.寻求医学帮助:
如果长期存在失眠问题,可能需要咨询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如失眠症、抑郁或焦虑。
医生可能会推荐认知行为疗法(CBT-I),这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式。
必要时短期使用助眠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依赖。
调节睡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通过结合科学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可以显著改善入睡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