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准备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包括CT、MRI或肠镜,以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病理学诊断: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以判定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
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心肺功能评估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2.手术方式
局部切除:适用于良性或早期的小型肿瘤,通过肠镜或开放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
部分肠段切除:若肿瘤较大或为恶性,需要切除一部分肠道,同时将两端重新吻合,这种手术称为肠切除吻合术。
低位前切除术:如果肿瘤位于直肠下端,可能需要保留肛门括约肌的低位切除术。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如肿瘤侵及肛门括约肌,需同时切除肛门和直肠,并建立人工肛门。
3.术后管理
康复监测:术后需观察出血、感染及吻合口愈合情况。
临时或永久造口: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腹壁造口,用以暂时或永久替代排便功能。
辅助治疗:对恶性肿瘤,术后可能需要化疗、放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以预防复发。
肠道肿瘤切除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肠梗阻及吻合口瘘等,需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并严格遵循术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