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雌激素水平下降:在排卵后的黄体期,雌激素水平会有所上升,但在接近月经时,这一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这种变化是由于黄体退化,失去产生雌激素的能力所致。
2.黄体酮降低:同样由黄体分泌的黄体酮,也在月经前下降。黄体酮的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失去支持,从而引发月经出血。
3.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维持低水平:在这一时期,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因为它们的高峰出现在排卵期,而不是月经前夕。
4.前列腺素增加:前列腺素水平的上升与子宫收缩有关,这是月经期间常见的痛经原因之一。
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共同作用,使得子宫内膜脱落,开始新的月经周期。在月经前,情绪波动、腹胀、乳房胀痛等症状也可能与这些激素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