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腹水:
肝腹水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腹水积聚。其治疗主要依赖于减轻肝脏负担,通过药物如利尿剂控制腹水量,以及限制盐摄入。
如果肝腹水由可逆转的因素引起,如酒精性肝病,戒酒及适当治疗后,有可能实现症状缓解。
对于终末期肝病导致的肝腹水,肝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根治办法。
2.黄疸: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引起的皮肤和眼睛发黄,常见原因包括肝炎、胆道梗阻、溶血等。
急性病毒性肝炎通常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自愈,黄疸也会随之改善。
慢性肝炎则需长期监测和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可逐渐改善但难以消除所有症状。
3.肝炎:
肝炎有多种类型,包括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
急性病毒性肝炎(如甲型、戊型)多数情况下能够自愈。
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需要长期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病毒抑制或清除。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通过免疫抑制剂控制,但通常需要长期管理。
肝腹水、黄疸和肝炎的彻底治愈与否因人而异。在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医师建议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病情的控制与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