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肠炎的定义是什么

2025-07-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细菌性结肠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肠炎症,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消化道症状。

1.细菌性结肠炎主要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弯曲菌和艰难梭菌等多种细菌致病。每种细菌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和病程。例如,沙门氏菌感染常伴有发热,而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水样腹泻。

2.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通常食用未煮熟或未经处理的食物会增加感染风险。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数亿人因食源性疾病而罹患此类病症。

3.感染后,细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并释放毒素或直接侵袭肠壁细胞,引发炎症反应。临床上可见患者出现腹部绞痛,次数频繁的水样或脓血便,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脱水症状。

4.诊断细菌性结肠炎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培养以确定特定病原体。

5.治疗通常包括补液和电解质替代,以防止脱水。部分病例中使用抗生素,但过度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细菌性结肠炎不仅治疗上需要谨慎,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饮食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此类感染的重要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