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排除医学问题:首先应确保没有解剖结构异常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医学问题,这可以通过咨询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来确认。
2.遗传因素:尿床可能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研究显示,约有70%的尿床儿童有家庭成员也曾经历过类似情况。
3.膀胱容量不足:一些儿童可能由于膀胱容量小而无法在夜间保持尿液。如果膀胱容量较小,可以通过白天有意识地增加饮水量并延长排尿时间来训练膀胱。
4.抗利尿激素水平低:某些情况下,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晚上导致尿液产生过多。使用药物如去氨加压素可能对某些患儿有效,但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才能使用。
5.情感和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其他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尿床。有时心理支持和行为疗法,如积极奖励机制,能够帮助改善症状。
6.睡眠模式干扰:深度睡眠期间对膀胱信号不敏感也可能导致尿床。睡眠调整策略或者使用尿床警报器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尿床在12岁时虽然常见但可获得有效处理。综合医疗评估与行为疗法结合能够显著减少或消除症状。寻找专业指导以选择适合的方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