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冷敷:
时间:在受伤后的24至48小时内。
作用:冷敷可帮助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抑制炎症反应。
方法: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
注意事项:避免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可使用冰袋或在冰块外包裹毛巾。
2.热敷:
时间:一般在受伤48小时后、肿胀消退时开始。
作用:热敷有助于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加速组织修复和愈合过程。
方法: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2-3次。
注意事项:确保热源温度适中,以免烫伤皮肤。
早期的冷敷对于控制肿胀和疼痛非常重要,而后期的热敷则能加速恢复过程。在冷敷和热敷之间转换时,应根据具体的恢复阶段和个人感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