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和关节僵硬。通常,在卧床3至4天后,肌肉力量开始下降,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会加剧。
2.骨质疏松加重:长时间缺乏活动会导致骨密度下降,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研究显示,卧床6个月内骨密度可减少20%。
3.循环系统问题: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特别是在卧床超过1周后,这一风险明显增加。
4.呼吸功能降低:卧床时间过长可能影响肺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数据显示,卧床超过2周后,呼吸系统肌肉力量显著下降。
5.心理影响: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康复进程。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床上活动、坐起和轻微的站立练习,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恢复。调整卧床时间和康复活动必须根据个体情况和伤情程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