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阶段:0-2周
在骨折后的最初几周内,应主要保持静养和固定,以促进骨骼愈合。这一阶段尽量避免大幅度的运动,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微的足部踝泵运动,这有助于预防血栓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早期康复阶段:3-6周
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始进行被动屈膝运动,即由他人协助或通过使用滑轮等器械轻柔地弯曲膝盖。目标是逐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但不应感到疼痛或不适。每天可以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3.中期康复阶段:6-12周
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可逐渐增加主动屈膝运动的强度与频率。此时可采用坐姿推拉练习,通过坐在椅子上,将脚放在滑板上前后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还可以扶墙或借助平衡物体进行半蹲练习,注意控制动作缓慢而稳定。
4.后期康复阶段:12周及以上
骨折接近完全愈合,此时应着重于全膝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和功能性运动。除了继续屈膝锻炼,还可以加入日常行走、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低冲击力的运动项目,进一步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与承重能力。
任何情况下,都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医师的建议来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避免过早或过度用力引发二次损伤。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愈合情况,并随时调整康复计划以确保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