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大约四寸处。中脘穴是胃经的重要穴位,艾灸此处可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髌骨下缘下三寸的位置,是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三寸,是任脉的重要穴位。艾灸关元有助于补益下焦阳气,改善全身的寒凉证。
4.神阙穴:即肚脐,属于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对神阙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腹冷疼痛等。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施灸时间的掌握,避免过度刺激皮肤,并确保环境通风良好。施灸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生。同时,胃寒者宜注意饮食调养,避免生冷食物,多食用温性食物以利于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