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诱因及病理机制
(1)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前列腺炎会造成局部组织细胞损伤。在炎症后的修复阶段,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进而分泌胶原蛋白,导致纤维化。
(2)反复感染:反复的细菌感染或无菌性炎症刺激会加速组织的修复与瘢痕形成过程。
(3)局部缺血:炎症引起的前列腺微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纤维化的程度。
2.临床表现
(1)排尿困难:由于瘢痕化改变影响前列腺的正常结构,可能压迫尿道,导致尿流变弱、尿频和排尿费力。
(2)慢性盆底疼痛:患者可能感到会阴部隐痛不适,疼痛可能向下腹或腰骶部放射。
(3)性功能障碍:瘢痕化可能导致前列腺功能下降,从而影响男性的勃起功能或精液质量。
3.诊断及检查
(1)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质地较硬,表面平坦或伴有结节感。
(2)影像学检查:经直肠超声或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到前列腺密度增加、纤维化区域以及结构异常。
(3)实验室检测:可能显示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但晚期瘢痕化时炎性标志物可能降低。
4.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及对症治疗药物。尽管无法逆转瘢痕化,但可缓解症状和减缓疾病进展。
(2)物理治疗:如热疗和电子刺激等手段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
(3)外科治疗:对于严重瘢痕化并导致明显排尿障碍者,可能需要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以恢复尿路通畅。
前列腺炎瘢痕化的发展多与未及时治疗的慢性炎症相关,应警惕早期症状并积极干预,以减少病程迁延至纤维化阶段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