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自然排出:
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多饮水、增加排尿量等方式自行排出。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5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结石移动。
排石期间可采用适量运动,如跳跃或快走,以增加结石移动的机会。
2.药物治疗:
针对结石引起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症状。
α受体阻滞剂可放松尿路平滑肌,改善尿路通畅性,促进结石排出。
如果结石引发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内镜手术:
若结石直径大于10毫米或卡在尿道末端无法排出,可能需要借助内镜技术移除。
常用方法包括尿道镜取石术,通过尿道插入细小的器械直接夹取结石。
4.其他治疗:
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血尿、尿流中断、感染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长期不排出的结石可能引发尿路狭窄、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
尿结石排出期间应密切观察尿液变化,若发现疼痛加重、尿液有脓样分泌物或完全无尿,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