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的直径是关键因素。如果结石的直径小于6毫米,大约80%的情况下会自行排出;如果直径大于6毫米,自行排出的概率显著降低,可能需要干预。
2.疼痛和症状的变化可作为参考。当结石接近尿道口时,可能伴随局部强烈的不适、灼热感或排尿困难,这些都说明结石处于极为靠近的位置。如果疼痛突然减轻但仍未见结石排出,可能需要注意是否结石暂时停留在狭窄处。
3.排尿冲力也起到重要作用。结石通过尿道的过程依赖尿液的流速和压力,如果存在尿流不畅等问题,则可能延缓排出。水分摄入不足或反复憋尿会进一步影响这一进程。
4.性别差异也需考虑。由于男性尿道较长且存在弯曲,尤其在前列腺附近,结石排出的难度相对更高。而女性尿道较短,结石更容易借助尿液排出。
5.合并感染或粘膜损伤可能导致意外情况。如果结石在排出前引起黏膜损伤或尿路感染,应尽快就医,而不能单纯等待其自然脱落。
结石位于尿道末端多数情况下排出机会较大,但仍需警惕症状变化及并发问题,及时评估是否需要医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