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戒烟与避免二手烟暴露
吸烟是导致多种肺部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肺癌与肺结节。数据显示,长期吸烟者患肺部病变的风险显著升高,戒烟能够明显降低这一风险。同时,避免在吸烟环境中长时间逗留,以减少二手烟带来的危害。
2.控制空气污染暴露
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会增加肺部炎症及病变的可能性。室内应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在雾霾严重时期。外出时适当佩戴防护口罩可有效降低有害颗粒物进入呼吸道的几率。
3.职业防护
某些职业(如矿工、建筑工人等)容易接触到石棉、硅尘或其他有毒气体。这些物质会引起肺组织损伤,甚至可能发展为肺结节。在工作场所,应严格遵守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或呼吸防护装置,减少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4.预防感染
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都可能诱发肺部炎症,进而形成肺结节。提高免疫力是关键,例如通过合理膳食获取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并坚持适度运动。对于特定人群,可考虑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5.避免长期药物滥用
某些药物可能对肺部产生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促成肺结节的发生。例如,某些抗生素或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肺部纤维化,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随意增减剂量。
6.定期体检
肺结节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吸烟史较长或存在肺结节家族史的人群。这有助于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通过远离危险因素与强化个人防护,可以显著降低肺结节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