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明确肺结节的性质
肺结节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明确性质,可以考虑以下检查:
胸部CT扫描动态观察结节大小、形状、密度及边缘特征等。若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其他危险因素,建议随访观察;若大于8毫米并具有恶性特征,建议尽快进行活检。
PET-CT检查可以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协助区分良恶性。
若通过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可采取经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样检测。
2.监测气管和支气管通畅情况
通畅的气管和支气管表明目前没有严重的机械压迫。但仍应定期复查影像学,以防止结节增大导致潜在的气道受压或阻塞。一般建议3至6个月复查一次,具体频率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
3.评估症状及全身情况
需仔细评估是否存在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或其他呼吸系统症状。如果症状明显,应及时寻求医疗处理。必要时可使用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气道内部结构。
4.判断有无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史、职业暴露(如石棉接触)、既往肺癌病史或家族史,以及免疫功能减弱。上述因素增加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需要更加密切的随访和管理。
5.制定下一步处理计划
如果确诊为良性病变,如炎性肉芽肿或错构瘤,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仅需随访观察;若为感染相关结节,可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若怀疑或证实恶性病变,则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所有治疗和检测方案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避免漏诊或过度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