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理机制:髋关节骨关节炎主要由于关节软骨的变性或消失,导致骨骼之间直接摩擦,引起疼痛、炎症及骨质增生。软骨破坏的主要原因包括年龄增长、机械磨损、关节不稳定等。
2.流行病学:髋关节骨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特别常见。据统计,高达10%以上的65岁以上人群可能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性别上,女性患病率通常高于男性。
3.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髋部或腹股沟区的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在晨起时或久坐后站立时的僵硬感。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和明显的行走困难。
4.诊断方法: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来评估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情况。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软骨的磨损程度和骨刺的形成。
5.治疗措施: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方法。非药物方法如物理治疗、减重和使用辅助工具可以减轻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髋关节置换术。
预防髋关节骨关节炎可通过保持健康体重、适度锻炼和避免过度负荷来实现。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有助于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