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电解质失衡:泻药可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如钾、钠、镁等)过度流失。电解质失衡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心律不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肠道功能紊乱:长时间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对其产生耐受性,使得排便更加困难。肠黏膜可能因受到持续刺激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3.依赖性增加:频繁使用泻药会让肠道逐渐失去自然蠕动能力,形成对泻药的依赖。这种情况下,即使停止便秘的问题也可能无法自行恢复,需要更长时间逐步调整。
4.营养吸收障碍:由于泻药加快了肠道内容物的通过速度,可能导致营养物质在肠道中没有足够时间被充分吸收,进而造成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
5.脱水风险:大量液体随粪便排出,泻药滥用者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这可能导致头晕、低血压以及肾脏损伤。
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审慎使用泻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通过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运动等,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