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临床评估:狂犬病的临床诊断首先依赖于暴露史和典型临床表现。暴露史包括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早期临床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类似流感的症状,随后可能出现焦虑、易怒、吞咽困难及对水的恐惧等神经系统症状。
2.实验室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检测患病个体的唾液、脑脊液或其他生物样本中的狂犬病毒核酸。
抗体检测:暴露后的免疫应答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来观察,但在疫苗接种后的检测中更为常用。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怀疑感染的动物大脑组织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狂犬病毒。
3.动物监测:对于导致人类暴露的动物,可以进行隔离观察。如果动物在10天内没有出现狂犬病症状,则可以排除其传染性。死去的动物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是否感染。
狂犬病的筛查通常结合患者的暴露风险、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在潜在风险高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暴露后预防是最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