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钙化类型:甲状腺结节中的钙化可分为微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钙化等,其中微钙化尤其值得关注。这种钙化形式在超声下呈现为细小的亮点,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研究表明,微钙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有较强的相关性,恶性概率较高。相反,粗大钙化和边缘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如慢性甲状腺炎或良性肿瘤。
2.恶性概率:根据不同研究结果,甲状腺结节中出现微钙化时,其恶性率可以达到30%至60%。当发现甲状腺结节中存在点状强回声时,应高度警惕其恶性可能性,需进一步进行精确诊断。
3.其他影像学特征:除了钙化外,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例如,结节的形态(如是否不规则)、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模式(如实性或囊实性)等。这些因素也能辅助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4.临床评估和随访:对于存在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常规的临床实践包括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获取更明确的病理诊断。还需定期随访,通过连续的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甲状腺结节超声中的点状强回声主要代表钙化,特别是微钙化时应注意其潜在的恶性风险。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和必要的病理检查是确保准确诊断和恰当处理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