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饮食调整: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摄入量应低于5克;增加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2.体重管理: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减重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每减少1公斤体重,收缩压可下降约1毫米汞柱。
3.增加体力活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等。
4.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从而升高血压。因此,戒烟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酒精摄入要适量,男性每日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每杯相当于36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烈酒)。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
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和水,减轻血管压力。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脏输出量来降低血压。
3.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收缩。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防止血管收缩。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