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起源:前列腺腺泡腺癌是最常见的前列腺癌类型,占所有病例的90%以上。它起源于前列腺的腺泡上皮细胞。而导管内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类型,起源于前列腺内较大的导管上皮细胞。
2.病理特征:腺泡腺癌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腺体结构,伴有腺泡的融合和基底细胞层的缺失,其细胞核异型性显著。而导管内癌则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部充满了恶性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极性和复杂的腺泡状或乳头状结构。
3.临床表现:腺泡腺癌的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与前列腺增生相关的症状。其进展缓慢,部分病例可能在早期无明显症状。而导管内癌往往被认为预后较差,因其更常与浸润性癌并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临床症状。
尽管这两种癌症均发生于前列腺,但它们在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