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是通过药物扩张瞳孔,以便医生更好地观察眼底和诊断屈光不正。常用的散瞳剂包括阿托品、托吡卡胺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调节麻痹和近视模糊。
2.散瞳后的效果通常持续数小时甚至长达一天,具体时间因所用药物而异。在此期间,患者的视近能力受影响,并可能出现畏光现象。
3.进行角膜检查时,尤其是测量角膜曲率或验光配镜,需要眼睛处于自然状态,散瞳可能导致角膜弧度和屈光度的测量偏差,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通常建议在散瞳效果完全消退后再进行角膜相关检查。在此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止强光刺激以减轻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