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多数由腺病毒引起,可伴随感冒症状,一般具有自限性,通常7~14天后痊愈。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避免滥用抗生素滴眼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注意保持双手清洁,避免揉搓眼睛,同时避免与他人共享毛巾等物品,以减少传染风险。
2.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感染是儿童结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典型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尤其在早晨出现睁眼困难。
医生可能会开具含抗生素的滴眼液或眼膏(如氯霉素或妥布霉素),每日按医嘱使用,通常数日内即可改善症状。
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理分泌物,避免眼部分泌物堆积导致继发感染。
3.过敏性结膜炎
这种类型与过敏原接触相关,常伴有瘙痒、流泪及眼睑肿胀。
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或动物毛发)。医生可能会推荐抗组胺类滴眼液或口服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冷敷眼部也能减轻不适感,但应确保冷敷工具清洁卫生。
4.新生儿淋病性或沙眼衣原体性感染
新生儿结膜炎需格外重视,此类感染大多通过分娩过程传播。
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需要立即使用全身抗生素治疗;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生素联合治疗。
5.一般性护理建议
为避免交叉感染,应使用专用的清洁毛巾,并每天更换枕套等贴近眼部的物品。
儿童应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暂时避免游泳等可能加重病情的活动。
保证营养均衡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加速疾病恢复。
不可忽视儿童结膜炎可能带来的潜在并发症,例如角膜损伤或反复感染,如发现症状持续或恶化,建议尽快至眼科就诊明确诊断并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