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补肺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
作用:补气健脾,以增强肺部功能,适用于肺气虚弱型慢阻肺。
2.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20克。
作用:益气固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
3.麦味地黄丸:
组成: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9克、泽泻9克、山药12克、茯苓9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
作用: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燥热型慢阻肺患者。
4.苏子降气汤:
组成:紫苏子9克、半夏6克、厚朴6克、前胡6克、桂枝6克、当归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作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适用于痰浊壅盛型慢阻肺。
5.定喘汤: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石膏15克、黄芩9克、桑白皮9克、款冬花9克、白果9克、半夏6克、甘草6克。
作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适用于痰热郁肺型慢阻肺。
中医治疗慢阻肺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情进行综合调整。因此,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盲目使用避免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