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多巴胺释放:听音乐时,大脑内的奖赏系统,包括腹侧被盖区和伏隔核,会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与愉悦、成就感等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这种化学物质的释放可以带来强烈的愉悦感觉,从而引发身体的生理反应,如起鸡皮疙瘩。
2.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音乐可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这种生理上的兴奋状态也可能导致毛囊周围的微小肌肉收缩,产生鸡皮疙瘩。
3.情绪共鸣:某些音乐片段可能与个人经历或情感记忆相关联,触发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会增强多巴胺的释放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进一步加强起鸡皮疙瘩的反应。
4.音乐结构:不只是情绪,音乐的结构也起到关键作用。一些研究发现,当音乐突然发生变化,如旋律高潮或节奏断裂时,更容易引发鸡皮疙瘩。这种突变给人一种惊喜感,强化了神经系统的反应。
每个人对音乐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更加敏感,容易因音乐而起鸡皮疙瘩,而另一些人则不太明显。这种现象并没有健康风险,完全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频繁或强烈的不适反应,应考虑调整音量或选择其他类型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