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耐药性:长时间使用某一种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此时需更换抗生素才能继续有效控制感染。例如,最初的抗生素可能是广谱的,而后期改为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
2.症状变化:如果症状未能在预期时间内缓解或出现加重,应考虑调整药物类型或剂量。临床研究表明,及时调整药物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3.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治疗初期进行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若发现现用药物不符合最佳选择,则需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约10%-20%的病例可能需要更换抗生素。
4.合并疾病:患者如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其他影响康复的因素,可能需要特殊的抗生素组合或更长的治疗时间。数据表明,这类患者中约30%-40%需进行药物调整。
5.副作用:若患者对当前药物产生较严重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皮疹等,需要更换成对身体负担较小的药物。临床统计显示,有大约1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此类情况。
慢性泌尿系感染的治疗需动态评估,根据个体反应和检测数据调整药物,才能实现最佳疗效和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