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糯米特性: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约占总重量的60%以上。糯米黏性较强,不易消化,容易在胃中停留较长时间,导致积食,从而引发上火。
2.高脂肪含量:传统粽子常加入肥肉或其他高油脂食材。脂肪含量高达20%以上的粽子,摄入后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影响消化速度,进而导致胃热积滞。
3.高糖分:某些甜粽中糖分含量可达10%至15%。过量的糖分摄入不仅影响血糖水平,还可能引起身体代谢紊乱,促使上火症状出现。
4.辛辣配料:部分粽子中常添加辣味调料,如辣椒粉、胡椒等。这类刺激性食物会加速体内热量积累,增加上火风险。
5.制作方法:蒸煮过程通常需要长时间高温处理,使得粽子的水分减少,口感较干,进一步加重消化困难程度。
为避免食用粽子后上火,建议适量食用,并搭配清淡蔬果以平衡膳食结构。同时,注意饮水,保持良好的消化环境,减少上火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