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紧急处理:在医院环境下,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和血压。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基本的生命功能。
2.供氧治疗:通过面罩或鼻导管提供高流量氧气,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采用机械通气支持患者的呼吸,尤其是在自主呼吸不足时。
3.药物治疗:
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如尼莫地平,以改善脑部血流。
利用抗凝剂(如肝素)预防血栓形成。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应用降温技术,控制体温在32-34摄氏度之间,帮助减缓脑代谢过程并保护神经组织。
4.监测生命体征与脑功能:通过持续监控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脑电图,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方案。
5.营养与水电解质管理:通过静脉输液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补充,保持电解质平衡。
6.康复治疗:在急性期治疗后,视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引入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以促进大脑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并减少长期并发症风险。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以便进行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