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每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来实现。
控制高脂肪、高糖饮食。油腻食品容易导致肠道负担加重,诱发大便黏腻。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喝足量的水(约1500-2000毫升),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排泄顺畅。
2.生活习惯改善:
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通常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如厕,即使没有便意,也应尝试进行排便动作。
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能够刺激肠蠕动,减少便秘发生。
3.可能的相关疾病筛查:
如果伴随腹胀、腹痛等症状,可能提示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或慢性炎性肠病。
长期大便异常,尤其出现黑便、黏液便或血便,应尽快就医检查,包括肠镜检查,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
4.益生菌补充:
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部分研究表明其对改善便秘和腹泻均有一定作用。建议选择含乳酸菌或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并遵循使用说明。
上述方法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并非所有症状都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解决。如果持续存在大便异常且自我调节无效,应及时前往医院明确病因并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