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理性原因
(1)空腹时:当胃和小肠内食物较少时,胃肠会通过蠕动清除残留物质,同时气体在其中移动,引起声音。
(2)进食后: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胃肠活动增强,也可能发出一些声音,这是正常的消化过程。
2.饮食相关因素
(1)过量摄入产气食物:豆类、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花椰菜)、碳酸饮料等容易导致肠道产气增加,使得蠕动声更明显。
(2)乳糖不耐受:部分人对乳糖消化不良,乳制品进入肠道后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可能引起肠鸣音增多。
3.功能性疾病
(1)肠易激综合征:这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可能引起肠鸣亢进,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或便秘。
(2)胃肠动力障碍:胃肠神经系统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蠕动加快或紊乱,从而发出较大声音。
4.病理性原因
(1)感染性肠炎:细菌、病毒感染可引起肠道活动增强,同时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
(2)肠梗阻:肠腔部分或完全被阻塞,肠道试图推动内容物,会导致明显的“咕噜”声,并可能伴有剧烈腹痛、呕吐等表现。
(3)胃肠缺血:如果肠道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蠕动异常,并伴有腹痛的情况。
5.其他因素
(1)焦虑与压力:情绪状态对消化系统有较大影响,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干扰胃肠蠕动。
(2)药物作用:某些抗生素、通便剂可能改变肠道菌群或加速蠕动,导致肠鸣增加。
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无其他症状,一般无需担心,但若同时存在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呕吐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